为什么你很难做出好的ugc模式的产品
说到ugc大家应该不陌生,之前有文章专门分析过。那么国内互联网做的不错的ugc产品有哪些?
做的比较成功的并不是太多,有百度系的百度知道、百度贴吧,还有知乎、微博、豆瓣等,像阿里、腾讯基本没有拿得出手的ugc产品。
而在百度知道、贴吧诞生后的这近10年里,百度也没有再出现过成功的ugc产品。这当然不是说百度没做过,知乎初见规模时,百度就做过类似知识社区的产品,只是最终都很难做起来。
ugc模式的产品为什么这么难做?
原因是,UGC产品需要靠养,也有时机和运气的元素,但肯定不能急功近利,更不能单纯靠数字去衡量和决策,尤其是冷启动时候。
UGC产品的养,是靠头部、靠内容生产者带动起来的,这个带动的过程肯定是慢的,肯定需要一个过程,在这个头部生产者带动的过程里,产品的文化调性就逐渐形成了。
知乎创始人周源在采访中有提到过,知乎上线后封闭内测了很久,采用邀请制,这就是养的过程。
微博早期的时候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,是给大V送iPhone求开帐号,而微博更早的新浪博客也是博客时代“养”了许久。
豆瓣当年也是书影音的文青自己玩了好几年才用户量爆发。
这些都是有这么一个养的过程,你发现基本没有UGC产品是一下爆发的,就像一个城市有多年积累,才有文化底蕴。你也可以试着在一个地方用钱短期造出一座城市,吸引人们搬过去生活,但这也无法换来这个城市的社区文化,居住和游览的时候都能感受到那种不确定性,很难让你喜欢上这里。
很多企业的基因是技术,信奉的是0和1,没有养这样的概念。比如想做一个社区产品,就是一个个帖子和板块组成的那种社区,不会养,而是从贴吧抓同类型的帖子,然后灌到新社区里,然后让运营维护。领导兴许还会跟运营说,这样就快速的就建起来了,接下来就靠你们了。
很多公司没有养的概念,还体现在领导层的认知上。比如你做一个UGC的运营,领导会希望你每周都有10%的数据增长,这样才是正常良性的。如果你多次没有达成,会觉得你这个业务或者做法是有问题的,会给你施加压力,那你必然就会急于求成动作变形,有可能为了追求数据而放弃了养。
对运营来说,把数字做好肯定是有很多办法的,但肯定是短期的杀鸡取卵。
说到这,让我想起来快手运营负责人有提到一段对话,是他和快手老板程一笑的交流,聊到结尾程一笑说了一句,希望能快一些,但不要有压力,动作别走形。也想到快手另外一位老板宿华说,他看待问题已经不是程序员那样0和1那么简单了,认为衡量问题的方法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。
这个和很多公司真是鲜明的对比啊,不过真不是想说那些公司不好,而是公司基因就是那样的,很难做好ugc了,并不意外。
当初百度知道、贴吧这些ugc产品做起来很重要的一点是占据了天时地利,处在红利期。
早期的国内搜索市场,百度市场占有率非常高,优质内容无处可去,很自然的在百度各个模块沉淀下来。而百度为了保证自己搜索结果的质量,做了百度知道和百度贴吧这样的产品,让搜索结果更可控。因为搜索问题的占比很大,催生了百度知道,而围绕某个关键词的搜索量也很大,也演变出百度贴吧。
据说当时KPI翻翻儿的达成,基本上啥也不用干,数据自己疯涨。中午在外面吃完午饭,都得打会牌才回去,实在是没啥事要做。这就是前面说的红利期,你只要踏入这个电梯,自然会到达顶楼,不需要自己爬楼梯。但一旦红利期过了,电梯停了,自己再去爬楼梯,发现没这个能力了。
正是因为有这个历史上的优势,导致产品经理的重要工作方向就是,从搜索导量给自己。不管是负责哪个产品,都会花很多精力围绕着百度搜索,去给自己产品导流。
所以部分产品经理的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就是搜索导流,而不是用户诉求,不重视也不钻研用户需求,而且只知道导流,当跳槽到新公司发现没有搜索的时候,做事就没主线了。当然这是部分情况,不是全部。
那如何应对?
1、提高自己在团队的信任度,通过自己信誉和能力,得到大家认可,去影响周围人一起沉下心做事
2、了解充分考虑协调好大家kpi和okr,求同存异,促使大家往利益一致方向走
3、先做一些低成本实现但重要改变,得到上级信任,再尝试去推动一些长线需要高成本的事
此外,当今互联网社区产品已经逐渐从ugc往pugc发展,pugc模式在保证ugc模式海量的内容来源之外,又提升了内容的专业度。你如果不转变思维,只是单纯的做ugc而不注重升级,也是很难立足的。
总结,ugc产品难做,归根结底还是难在思维的转变以及心态上不要急功近利,既要慢慢养“内容生态”也要有模式上的升华。
本文由佚名发布,不代表演示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zsy.com/news/117.html